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具有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复杂、使用主体多元、涉及部门和领域多等特点,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赋能,与更多经济社会活动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容纳并推动多领域协调发展的极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综合经济形态,具有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发展空间极为广阔。通过新技术赋能,发展以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为代表的低空经济,是未来航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是安全高效环保的综合立体交通和低空融合飞行的主要内容,是全球争相布局、积极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发展“低空经济”,“低空经济”概念被首次写入国家规划。《规划纲要》从国家层面加强了对低空经济建设的顶层设计,低空经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热潮。2023年12月11日-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年10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部委联合印发《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纲要》提出面向城市空运、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应用场景,加快eVTOL等创新产品应用,形成以典型场景为导向的电动航空器供给能力、运营支持能力和产业化发展能力,打造新经济增长极。鼓励开展绿色航空示范运营,推动eVTOL实现商业运营。加快将eVTOL融入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立统一的空地智联管理平台,打造低空智联网,初步形成安全、便捷、绿色、经济的城市空运体系。
在这一系列的政策推动之下,全社会对包括eVTOL在内的低空经济产业予以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各地政府陆续出台大量的低空经济支持政策,研究机构、社会资本和企业加大低空经济相关资本投入、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而低空经济和eVTOL又是一个随着技术、政策、法规快速变化的领域,社会公众、政府机关、行业从业人员、相关研究人员等亟须对最新的产业发展有系统性的深入了解。这一行业也涉及到适航航空器开发、运营,国际合作,融资和资本运作等需要向欧美传统强国借鉴经验,行业更需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开阔思路。
发展eVTOL的意义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有交通中的道路拥堵和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在此趋势下,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电动垂直起降器应运而生。eVTOL技术使用通过电力推动来源,可以避免传统直升机内燃机产生的污染,对减少碳排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eVTOL垂直起降所带来的便利性,也为未来交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
发展eVTOL可以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发展未来产业的关键性技术突破
尽管中国的传统通用航空产业在制造业和运营业方面尚未达到预期的发展水平,但在eVTOL的关键支撑技术领域,中国已经展现出竞争优势。这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动力电池、电机、自动驾驶系统、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宽带通信数据链路以及5G-A/北斗和物联网等。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不仅在这些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还培养了大量民用航空器设计和制造领域的专业人才。基于这些坚实的基础和优势,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中国完全有能力培育出一个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类似于智能联网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模式。
发展eVTOL产业,是中国航空产业实现跨越通过发展 eVTOL 产业,可以贯彻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和工作任务,以下将展开说明。
eVTOL、低空经济与新质生产力 2024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光伏、锂电和电动汽车等产业作为经济结构重大调整中的“替代性”产业,做出了良好的示范;在经济规模和产业带动方面,还需更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eVTOL产业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eVTOL航空器可以促进区域间的交通连接和人员流动,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进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发展eVTOL产业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eVTOL因具备与直升机相似的性能特点,但运营成本显著低于传统直升机,这使得在自然灾害发生后,eVTOL能有效地进行人员和物资快速投送。eVTOL在市政管理、警务航空等公共服务领域同样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其高效的运营效率和较低的运行成本,有望在未来的城市空中交通管理和紧急响应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
发展eVTOL产业有助于提升国家救援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通过技术交流与产业链共享,可将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向海外出口,将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来。为建设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将建设更有利于全球共赢的经济生态。
发展eVTOL产业,可以打造科技强国形象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提出到2025年,国产民用飞机节能、减排、降噪性能进一步提高,航空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绿色航空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安全有效的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到2035年,中国将建成完整、先进、安全的绿色航空制造体系,实现可持续航空燃料在国产民用飞机的示范应用,电动通航飞机的商业应用,eVTOL的试点运行,氢能源飞机的可行性验证。同时,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将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应用,绿色航空基础设施的标准规范和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将有效支撑绿色航空生产体系、运营体系的建设。